页面顶部

人生征程 与信同行

内容更新于2024年6月6日

一、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您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它可以帮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状况,方便您达成经济金融交易。

二、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贷信息是从何时开始采集的?

截至2004年尚未还清及2004年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信息。

三、我国征信业发展、征信体系建设的法律基石《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征信五大权利具体是什么?

  1. 同意权: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2. 知情权: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可通过征信中心官网(www.pbccrc.org.cn)、部分银行网银、手机银行app、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网点、自助查询机查询。
  3. 异议权: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4. 救济权: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5. 删除权: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四、我能查询家人或朋友的信用报告吗?

在没有得到他人授权的情况下,个人是无权查询他人信用报告的。但如果您取得了他人的授权,应提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授权委托公证证明供查验,同时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并留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授权委托公证证明原件备查。

五、如何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

还款日期记清楚,按时足额把款还,认真履约记录好;

量入为出好传统,精打细算好规划,过度负债要不得;

关注央行调利率,还款金额问银行,不当逾期“冤大头”;

对外担保也是债,TA若不还您要还,否则逾期进报告;

发生逾期心莫慌,立刻还钱是上策,洗白广告切莫信;

信用报告定期查,若有问题早应对,车贷房贷不耽误。

六、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报告安全?

保管好您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应注明用途;保管好信用报告,不随意丢弃信用报告,不把信用报告提供给其他机构或个人;尽量不要在公共网络查询、保存信用报告,如必须要做,记得查询保存后要及时删除。

七、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信息?

查询记录中记载了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和当年互联网查询次数等信息,据此可以追踪您的信用报告被查询的情况。对个人而言,您应当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其他人或机构是否未经您授权查询过您的信用报告。

第二,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您的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您的信用报告中的记录又表明这段时间内您没有得到新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可能说明您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这样的信息对您获得新贷款或申请信用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您发现您的信用报告被越权查询时,可以向查询机构质询,也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映。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贷后征信查询是信贷业务贷后的管理手段之一。通过贷后征信查询,借贷机构能及时全面了解借贷人的整体负债、信用卡使用、还款历史和信贷需求,从而对借贷人在本机构的账户进行贷后管理,直至借贷关系解除。贷后征信查询可及时发现账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各金融机构因内部制度、预算考量不同,贷后查询的频率也不同。贷后管理征信查询属于正常风控手段,为例行查询、中性查询。

八、征信修复不可信,良好信用靠自己

个人信用报告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不对欠款进行“善意”欠款或者“恶意”欠款的区分,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不良记录并非不可消除,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征信异议申请是免费,征信系统的数据修改、删除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及操作流程,不要被“征信修复”、“征信洗白”误导、欺骗。

九、征信投诉知多少?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征信投诉办理规程》进行了修订,并于2024年4月15日正式实施。征信投诉指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映,要求处理的行为。

参考资料:部分内容摘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